2006/08/31

红色记忆: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遮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踢 已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呵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怒火,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红色记忆:五月的鲜花

  我小时候听唱的歌曲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和《听妈妈讲那从前的故事》一类的,再长大就是泛滥的流行和摇滚歌曲了。《五月的鲜花》似乎一直属于记忆之外的一首歌,直到上大学,在一本旧《读书》上无意中看到李皖的“听者有心”,写的就是《五月的鲜花》,白裙飘飘的少女们整齐地站在操场唱着这首打开了一个少年音乐心门的《五月的鲜花》。
  我很感动也很好奇,当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曲时,真是思绪万千,心中起伏澎湃,看似平淡的旋律,却如泣如诉,如怨如慕,还蕴藏着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五月的鲜花》是诗人光未然为独幕剧《阿银姑娘》创作的一首小诗,作曲者为阎述诗先生,一名爱国的数学教师。这首歌没有华丽、夸张的主题、动机、乐句、旋律简洁得就像自然音阶的简单排列。
  “五月的鲜花开遍的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
  ——诗意的开头,盎然的生机跃然心上,可是下一句传达的却是悲壮;
  “为了挽救这民族的危亡,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志士们用血肉筑起的长城,同倭寇做着殊死的战斗;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国将不国,“亡国奴”啊,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啊;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屈辱的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桌子,民族危在旦夕;
  “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
  ——这边抛头颅洒热血的坚贞不屈,那边却是和“友邦人士”联谊的卑躬屈膝;
  “再也忍不住着满腔的怨恨,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吼声景气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震怒了!血不能白流,热血志士们,爱国青年们,团结起来,为祖国独立与自由战斗起来!
  《五月的鲜花》成为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后青年男女们最爱唱的歌曲,这首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爱国歌曲飞遍了全国,飞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男女心中。他们就是唱着这首歌,从长城脚下的燕赵平原,从白山黑水的关外,从纵贯国土的大运河,从九省通衢的江汉三镇,唱到了延安,唱到了太行山,唱到了敌后根据地,投身到抵御日寇,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之中,他们高举血染的旗帜,在战场上和敌人拼杀。
  历史仿佛又一次浮现在了眼前,烈士的鲜血就像鲜花开满了大地,从东北到华北,从黄河到长江。齐声的合唱,深沉、哀婉的旋律,引发了对抗日志士牺牲所带来的悲伤,沉痛但又慷慨凛然的情怀。这首歌生动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抗日战争那段惊心动魄威武悲壮的历史。
  红色的五月刚刚过去,边地依然开满了绚丽的鲜花。如今的中国在和平中稳步发展,再没有被鲜血洇红的江水,再没有忍不住悲愤的泪水。我们还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红色的鲜花开遍漫山遍野的五月,那鲜花就像是志士们的眼睛,他们微笑着深情地看着我们。
  “珍惜啊,继续奋发图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我听到,志士们在和平温馨的五月对我们诉说

2 条评论:

  1. 今天我们考试让写爱国,真让我郁闷了,我想起了你的这篇文章,可惜没有背下来啊

    回复删除